日本
·754年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主持印刷三部佛经,将印刷术传入日本。
·日本奈良时代《百万塔陀罗尼经》刻本与韩国庆州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同属中国唐武周洛阳刻本,可能是日本僧人道慈两次来华时带回日本的。
·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失败,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1593年刊行《古文孝经》。1607年直江兼续在京都刊行铜活字《本六臣注文选》61卷。1615年林罗山排印铜活字本《大藏要览》125部,1616年又印铜活字本群书治要60部。活字多来自朝鲜补以在日本的汉人林五官铸造的1.3万字。
·1637年日本大僧天海受幕府将军德川家兴之名主持刻印木活字《一切经》1453部6323卷。

菲律宾
1593年菲律宾又中文印本出现,菲律宾最早的印工是一位中国教徒约翰维拉,他在菲律宾创建第一家印刷厂;菲律宾第一部中文基督教义就是他刊印的。原书已失,现存1606年中文木板刻的《正教便览》。

西亚
中国的元代,中国和欧洲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是蒙古的远征,将中国的文化带到西方,一是西方的传教土也多次来到中国,回国时也带去了中国的印刷技术。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旅居多年,在他的《游记》中,叙述了中国印刷纸币的情况。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的印刷情况。据说,在这一时期,也有人把中国的印刷品及雕版带到欧洲。中国的印刷术最可能通过穿过丝绸之路的维吾尔人传入中亚,经过阿拉伯世界传播到欧洲。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活字母雕版,是在敦煌发现的14世纪古维吾尔文木活字。

1880年考古学家在埃及法尤姆发现五十余幅自900年至1350年的雕版印刷品残片,其中包括祈祷文和古兰经片断,这些印刷品都是用黑墨印在纸上,拓印如同中国印刷,并非压印。学界一般认为埃及的雕版印刷来自中国而不是土生土长的。

1294年当时统治波斯的蒙古人凯嘉图汗在大不里士印发仿元钞票,上印有汉文“钞”字。

1310年波斯历史学家拉希德·丁在《世界史》一书中详细记载中国雕版印刷术。

尽管印刷术很早就传入阿拉伯世界,但受到宗教的阻挠,尤其在1727年,伊斯兰最高领袖宣布,印刷古兰经有违伊斯兰教义,明令禁止,以致印刷术在阿拉伯世界未能发展。1707年,有个名叫依拉希姆的匈牙利人,曾向土耳其申请在君士坦丁建立印刷所,当时苏丹亚海默特三世虽予批准,但规定古兰经只可抄写,不准印刷,1729年该所出版了一部埃及史,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一直1825年,阿拉伯各地再没有进行过印刷的尝试。不过15世纪也仍有在意大利印刷的阿拉伯文古兰经,不过16世纪叙利亚也仍然存在用阿拉伯文印刷。1797年俄国凯瑟琳大帝还在俄国用雕版印刷古兰经。

 

欧洲

欧洲同中国一样,最先出现的是雕版印刷,尔后出现的是活字印刷。欧洲人发现中国的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更高于是很快就把雕版印刷淘汰掉了。关于中国印刷术当时是如何传入欧洲,在多方研究著述上谈及主要有三个路线:

·其一是侨居蒙元杭州这一大当时印刷业中心的威尼斯人等欧洲人为中介,链接商路经威尼斯将印刷术传入欧洲:182~183;
·其二是经由中亚、西亚、北非,最后传到欧洲;
·其三则是从高丽经由撒马尔罕商道,到伏尔加河中上游的可萨汗国,入诺夫哥罗德而到达汉萨,由此促生了古滕堡的印刷术:164~168。
发明于中国宋朝的纸牌在十字军东征前传入西亚14世纪初传入欧洲,1377年西班牙和德国出现纸牌,1379年意大利和比利时出现纸牌,1381年法国出现纸牌。

德国人认为美因兹的约翰内斯·古腾堡在1440年发明了印刷技术,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腾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不过,研究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考证得出结论,西方的活字印刷术来源就是中国,[原创研究?]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腾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