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本指书刊页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完整的印刷用纸(全张纸)所裁切成的张数。在印刷业中,通常是将一定规格的全张纸均匀地裁成若干小张来进行印刷装订。按照分成的张数,有全开(不裁切的全张纸)、对开(裁作2张)、4开(裁作4张,以此类推)、8开、16开、32开和64开等不同的开本。由于全张纸的尺寸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出版物类型而异,所以开本的长宽尺寸并不固定。
在国际标准ISO 216中,A、B、C系列开本是用对折来衡量的,例如A4纸相应于A0纸的24=16开本。当前16开本一般宽180–210毫米,高260–300毫米(以787毫米×1086毫米的全张纸裁成)。
附国际标准ISO 216:
这个标准最初是被德意志帝国在1922年纳入DIN(编号是DIN 476),虽然其中一些格式法国在同一时期也自行研发出来,不过之后就被遗忘了。
01:00
一张A4纸多大?A系列纸的奇妙世界
纸张尺寸在国际间最常使用的是ISO所制定的标准,在1922年通过,并将尺寸冠以编号例如A4、B5等等。此标准源自德国,定义了A、B、C三组纸张尺寸,C组纸张尺寸主要用于信封。另外,有些国家也有自己的标准,如美国,日本。在不同年代,全球各地也有当地通用的纸张尺寸。在书籍、卡片、信封以及日常书写用纸上,使用统一的纸张尺寸大大提高了生活便利性。
早在1786年,一位德国的科学家利希滕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就发现长宽比为1:2的平方根
的矩形具有许多特点。在20世纪初期Walter Porstmann将此概念应用在一系列纸张尺寸的制定。随着各国逐渐采用,后来此标准被定为国际标准(ISO 216)。此标准的特色是纸张尺寸的长宽比均为1:2的平方根(约为1.4142)。同系列但不同尺寸的纸张,其几何比例相同,因此可以直接缩放影印而不会造成纸面图案有边缘裁切的问题。
A系列的制定基础首先是求取一张长宽比为1:2的平方根且面积为1平方米(m²)的纸张。因此这张纸的宽长分别为841毫米和1189毫米(长宽比为2的平方根:1),并且编号为A0。若将A0纸张的长边对切为二,则得到两张A1的纸张,其宽长均为594毫米和841 毫米。依此方式继续将A1纸张对切,则可以依序得到A2、A3、A4等等纸张尺寸。在制定标准时,尺寸均以整数为准,因此对切的纸张尺寸若带有小数(小于1 毫米)则会舍入计算。
B系列的制定基础首先是求取宽边的长度为1米且面积为
平方米(m²)的纸张。因此这张纸的宽长分别为1000 毫米和1414毫米(长宽比为2的平方根:1),并将其编号为B0。若将B0纸张的长边对切为二,则得到两张B1的纸张,其宽长均为707毫米和1000 毫米。依此方式继续将B1纸张对切,则可以依序得到B2、B3、B4等等纸张尺寸。和A系列相比,B系列的纸张面积是同号A系列2的平方根的倍,例如B4纸张面积是A4的2的平方根倍。
C系列的制定基础是将A系列和B系列的尺寸作几何平均而求得的。例如C4的纸张尺寸是A4和B4尺寸的几何均,且纸张长宽比仍为2的平方根:1。这样一来,C4的尺寸系介于A4和B4之间,A4的纸张可以装入C4大小的信封袋中,而C4的纸张可以装入B4大小的信封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与ISO 216:1975非等效采用。
中华民国《中国国家标准》CNS 5《纸张尺度(裁切后)》,与ISO 216类似。
A组
A0 8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
A3 297×420
A4 210×297
A5 148×210
A6 105×148
A7 74×105
A8 52×74
A9 37×52
A10 26×37

A系列如图
B组
B0 1000×1414
B1 707×1000
B2 500×707
B3 353×500
B4 250×353
B5 176×250
B6 125×176
B7 88×125
B8 62×88
B9 44×62
B10 31×44

B系列如图
C组
C0 917×1297
C1 648×917
C2 458×648
C3 324×458
C4 229×324
C5 162×229
C6 114×162
C7 81×114
C8 57×81
DL 110×220
C7/6 81×162

C系列如图

评论(0)